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9-13 16:36:33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10篇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危害。

2.掌握一些空气净化的初浅知识,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猴子去旅行》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

师:"今天小猴子到城市旅游,我们看看它去了什么地方,看见什么?

1、教师逐一利用PPT展示城市空气污染情况

图一:提问:小猴还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啊?"

图二:提问:走过了街道,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有什么感受?

依次出现图三、图四,并围绕上述问题提问。

2、说说猴子到城市旅游的感受

师:猴子对城市的感觉好吗?为什么?如果小猴长期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会怎么样?

二、感知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1、展示呼吸器官结构图

师:受污染的.空气进入人体后,真的会对我们的呼吸器官造成伤害吗?

2.展示健康肺部图片,通过实验,求证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瓶子上有一块雪白的棉花,这块棉花就好像人体的肺部,等会我们分别点燃香烟和这些物品,看看棉花的变化。

3.讨论:当实验中你闻到了什么,看到棉花有什么变化?

4.出示变黑后的呼吸器官结构图。(图片)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吸入这些受污染的空气,肺部会怎样?

小结:原来吸入了受污染的空气人和动物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

5.观看空气报到:初步了解现在空气污染的状况

三、观看空气质量报道,了解每天空气质量

四、学做"环保小卫士"

师:大家都知道受污染的空气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了,那我们有什么方法来减少污染?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标语的纸,你们可以用画、写的方法把保护空气的方法记在标语上,提醒人们遵守。

小结:看到这些小朋友记录下来的话,林老师很感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也认识了空气污染的危害。让我们每人都做一个环保小使者,积极宣传和保护空气好吗?干净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幼儿园大班4的减法教案,大班的幼儿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应该要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加减法了,教师要然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熟悉,提高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4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实物图编出减法应用题。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描述操作结果,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加减法运算的乐趣,能熟练地完成4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活动准备

教具:四本书。范例(画好三幅图:第一幅草地上有4只小兔;第二幅画3只跑走的小兔;第三幅是“?”) 、 范例二(画好三幅图:第一副画好四条鱼;第二幅画好两条鱼;第三幅画“?”)。

学具:各种数字卡和运算符号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活动复习4以内的分合。

二、引导幼儿看教师操作,感知4的加法。

1、老师带了4本书,分给**1本,分给**3本,可以怎样提问呢?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基本呢?(让幼儿说出因为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所以用还剩下。)

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可以怎样列式?

2、幼儿集体列算式,然后说说各符号及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引导幼儿看图,学习4的减法。

1、出示范例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小朋友看看,第一幅图上的`小兔和第二幅图上的小兔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自由说说,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两幅图上的小兔跑的方向不同)

2、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情,谁能按它的意思编出一道应用题呢?请个别幼儿列出算式,然后说出各数及其各符号的实际意义。

3、(出示图二)问:图上有谁?它在干什么?你能看图编出一道应用题吗?

1)幼儿讲述,集体交流。

2)请幼儿列式计算,然后集中交流。

3)分析理解算式的实际意义。

3、带领幼儿齐读算式。

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算式与分合式的关系。(让幼儿明白总数中去掉一个部分数,等于另外一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与总数一样多)。

四、引导幼儿交流,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理解。

为什么这几幅图都用减法计算呢?(引导幼儿知道这几幅图都是先告诉我们总的数量,再告诉了我们走掉了一部分,问我们还剩下的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五、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2、教师口编减法应用题,幼儿摆题算式。

六、结束活动

1、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2、组织幼儿收拾用具,结束此次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小鸟。

2.初步尝试运用嘴巴、尾羽的变化表现鸟的各种动态。

3.能够较均匀的平涂颜色。

活动准备:

各种鸟的图片;油画棒、油性笔;

活动实录:

1.观察与欣赏。教师展示各种鸟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鸟的身体结构、基本形态。

2.教师示范画一只小鸟,请幼儿说说用了那些图形进行了组合。

3.教师展示画有鸟的各种动态的'范图。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掌握鸟的基本部分,启发能力强的幼儿积极表现鸟的不同动态。

5.提醒幼儿用黑白色添画背景。

教育反思:

孩子能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小鸟,初步尝试运用嘴巴、尾羽的变化表现鸟的各种动态,能够较均匀的平涂颜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蔬菜的形态、色彩、利用切、接、拼等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能大胆地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一段话。

2、培养幼儿的注意、观察、想象、创作能力和幼儿动脑、动手又动口的学习习惯。

3、启迪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奇妙的蔬菜造型

2、准备丰富的、形态各异的新鲜蔬菜。

3、塑料刀、 ……此处隐藏6315个字……地方开始观察,让幼儿说出观察对象的特征、特点,让孩子把观察中印象最深刻的东西用仿编诗歌的句式说出来,并画下来,然后把幼儿编的诗歌写在画上,或写在另一张纸上(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幼儿,不要包办代替。幼儿要自主决定画什么,怎么画,怎么编,家长只起引导、搭桥的作用。当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家长可以适时“扶”一下,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一叶扁舟”是大班整合课程《拜访大树》主题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认识树,和树做朋友,知道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本次教学活动则是让孩子在玩和树、树叶有关材料的过程中感知一些科学的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对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经验,也对生活中各种科学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利用大树材料的一些特性进行科学探索,既是对孩子们生活经验的梳理,也是培养孩子良好科学探索精神的好途径。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寻找物体浮起来的原因。

2、能在操作活动中大胆提出猜想,并学习实验验证。

3、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沉浮现象有一定的感知。有初步实验的经验。

2、物质准备:树叶、树果、树枝、花瓣等若干,八只做实验用的脸盆(半盆水),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 师:秋天即将过去,冬天就要来临。树林里的小蚂蚁要到河对面运粮食准备过冬。请你帮小蚂蚁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蚂蚁既简单又安全地过河呢?

环节分析:以帮助小动物为引题,激发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来。帮蚂蚁过河的办法有很多。但有了问题条件:在树林中。既简单又安全的办法,避免了孩子毫无根据地发散思维。

2 师:如果坐船。你想小蚂蚁会选择什么做它的小船?

环节分析: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但也有约束性。孩子可以根据树林中的物品进行讲述,但同时要能当小船,也就是不会沉到水里的物品

二、预测猜想,第一次操作

1 师:刚才小朋友帮小蚂蚁想了很多可以当小船的材料。我们来看看小蚂蚁自己在树林中找到了哪些材料?

环节分析:此处出示教师准备的材料,让幼儿认识实验的物品,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将材料一一贴于记录表中。

2 师:对小蚂蚁来说,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小船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它的生命安全。那我们再来帮帮小蚂蚁吧,看看哪些东西是适合做小船的',哪些是不适合的,为什么?

环节分析:此问题激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大胆猜测,对出示的物品根据其在水中能否沉浮进行猜测分类,并请个别幼儿记录。

3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还只是你们的猜测,那么有什么办法证明猜测是否正确呢?

环节分析:此问题进一步激发幼儿验证猜测的积极性。

4 验证操作。师:我们知道实验是科学家做的。既然我们今天做了小小科学家,就要像科学家那样规范操作。先请你们仔细看看需要验证的材料,并把它画在你的记录纸上,像科学家那样预测一下它们在水中的情况,做好第一次的记录。然后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做一样实验记录一样。每一样物品做完后要放回箩筐中。最后我们还要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实验结果和我们预先的猜测是否一样。实验时注意轻轻地放材料,尽量不要把水弄到桌子上,如果有水出来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

环节分析:此处对孩子的实验操作提出了详细而规范的要求,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索的态度。

5 交流第一次实验结果。师:请大家收好所有的实验材料,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实验结果。你的预测是什么?结果怎样?

环节分析:此环节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体验实验过程的快乐,

6 小结:今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用实验的方法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合适的做小船的物品,小蚂蚁一定会非常感谢大家的。

三、进一步尝试实验。感知物体的浮力

1 师:既然我们的小科学家这么厉害,我还想问一个问题。

环节分析:此衔接语向沉浸在成功中的孩子提出了新的挑战,会更加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

2 师:为什么叶子在水里会浮起来呢?

环节分析:此提问超越了孩子的已有经验,但也正因为如此更加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3 再次实验,初步感知浮力。师:接下来我还要请大家来做一个实验,请你将树叶轻轻地放在水面上,然后用你的食指轻轻地点在中间,慢慢地向下压,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压到水底的时候再放开,树叶怎样了?等下请你们来说一说。

环节分析:此处给了孩子实验的步骤,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水的浮力。培养孩子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法和态度。

4 交流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描述表达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初步感知水的浮力。

5 小结:(手指演示)原来树叶在水中飘着的时候,如果你用手往下按,水里也有一种力在推着你,让你觉得有些重,等到你把手放开的时候,水的力就一下子把树叶又推到了水面,这种力就叫浮力,原来水是有浮力的。

四、延伸活动,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会浮在水上,大家可以再去找一找、做一做实验,看看不同的东西在水中的浮力是不是一样的。我们聪明的人类利用水的浮力发明了很多方便我们生活的东西,我们下一次再来研究研究吧!

环节分析:此环节没有让孩子说一说生活中应用浮力的现象,是因为他们对浮力的感知还很肤浅,不能和生活中的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此处提出的要求是为了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冯红炯)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听故事《小兔子种麦子》,知道种麦子要付出很多的了的劳动,同时在故事中认识生字:

兔子、麦子、麦种、绿油油、又黄又矮、施肥、除草、抓虫、浇水、磨粉。

2、能与同伴合作种谷类,并学习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谷类的种子若干、分类盒若干、棉花、记录本、字卡若干、故事录音、幼儿名字

活动过程:

1、听故事、学汉字

出示字卡“小兔子”“麦子”,幼儿认读,再完整地读《小兔子种麦子》

卡片“春天”。小兔子看见农民在地里播麦种子(卡片“麦种”它也把麦种撒在地上。

农民伯伯的麦子长出了“苗”可是小兔子的.麦种却不见影子。

小兔子问农民伯伯,农民伯伯说:“种子要撒在翻过的土地上,才能扎下根的。

小兔子把土扒拉扒拉,重新撒下“麦种”(每个字词老师自己说出或引导幼儿说出。故事讲完,字卡全出示在黑板上。

2、集体认读字卡。

3、游戏:找字宝宝(教师指读一个,幼儿从众多的字卡中找出来)

4、听录音故事

延伸活动:集体结伴种五谷类,体会播种的乐趣,并做好种子生长观察记录。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