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教师指令,一个跟着一个在绳上走,发展走、平衡等动作协调性。
2、能根据长绳的变化,探索沿曲线快走的方法。
3、喜欢玩长绳,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长绳、小动物标志、提示幼儿穿运动鞋
创设情境:
1、森林,小河
2、音乐、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活动教师扮演猫妈妈,“这么好听的'音乐,快跟妈妈来活动一下吧!”
随音乐热身,重点练习膝、踝关节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尝试在绳上走,体验与平时走路的不同。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绳子做的小路与我们走的路有什么不同?”
(2)帮助幼儿梳理在绳上走的技能。
(3)小结进入下一环节。
2、探索沿曲线快速走的方法。
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在绳子上走的又快又好?
幼儿探索方法,教师观察指导
3、集体游戏:走小路
(1)要求幼儿随音乐,由快至慢,由慢至快走。
(2)设置游戏情境,请幼儿尝试在长绳上搭肩走,看谁走得稳。
(3)教师观察幼儿动作,及时指导。
三、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教师小结,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尽管动作技能有一定的难度,但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在比赛中,幼儿为了追求名次,往往忽略了动作的一致性,这点需要强调,同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橘子宝宝的内外特征。
2、体验剥橘子、吃橘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布袋一个,内装有橘子,每组一盆橘子,毛巾每组一块
活动过程:
(一)神秘礼物导入
1、教师出示布袋,以神秘的口吻,请幼儿猜猜布袋里装的是什么。
2、请个别幼儿上来摸摸、说说是什么礼物?结论:是橘子宝宝。
(二)、感知橘子宝宝的外形特征
1、橘子宝宝长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观察)
2、这么多的橘子宝宝都一样吗?
结论:橘子宝宝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扁、有黄黄的,有绿绿的等。
3、圆圆的橘子宝宝像什么呢?
4、请小朋友摸一摸、捏一捏橘子宝宝,感觉怎么样?
(三)、体验剥橘子、吃橘子的快乐。
1、老师把橘子宝宝剥开来,看看橘子宝宝里面的秘密。
老师把橘子皮剥掉,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你吃过橘子吗?是什么味道呢?
小结:橘子宝宝酸酸的、甜甜的、冷冷的、
3、幼儿尝试自己剥橘子、吃橘子。
4、你吃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围绕主题《秋天的水果》,选取橘子这个农村自然物开展了这次小班科学活动。活动中能够使幼儿对生活中最常见的`橘子有进一步认识,对橘子的内外特征有了较深的感知和了解。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猜一猜、做一做、尝一尝等活动方式不仅锻炼了幼儿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和规范,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胆表达的欲望,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活动目标:
1、能一边唱歌一边大胆做动作。
2、能分辨和表现音的快慢。
3、通过反复地感受使幼儿熟悉歌曲的内容,知道名称、对乐曲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玩过该体育游戏。
每人一片秋叶。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习《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
二、发声练习《讲卫生》
《我们大家做的好》
三、进入情景。
1、教师朗诵“秋天呀秋天呀,树叶到处飞呀飞,树叶到处飞呀飞、秋天呀秋天呀,秋天多么美”引导幼儿进入意境。
2、教师带领幼儿愉快朗诵儿歌。
老师把这首好听的儿歌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大风和秋叶》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3、学习歌曲并运用动作表现。
引导幼儿先听老师范唱再请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和教师一起歌唱。
引导幼儿跟着磁带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4、学习分辨和表现音的快慢。
教师用钢琴刮奏,模拟风声。请幼儿猜想:秋叶跳得欢时,会发生什么事?
5、再次刮奏出快慢不同的风声。请幼儿说说这两种风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
四、游戏。
6、幼儿手持树叶,自由舞蹈至“秋天多么美”止。此时教师用钢琴模拟风声:风声快而强寸,幼儿快速地飘来飘去;风声慢而弱时,幼儿放慢动作;风声停,幼儿便停止动作。
7、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动作表现,游戏重新开始。
8、风声快而强时,幼儿会比较兴奋,教师应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出色又不碰撞他人的幼儿,鼓励幼儿形象地表现树叶飘舞的形态。
9、风停时,引导幼儿保持不同的造型:叶子飘落停止的样子。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你飘落在哪里?”幼儿自由回答:“我飘落在XX。”
五、结束部分。
1、复习律动游戏《戏猪八戒抱西瓜》。
2、表扬上课认真的小朋友。
活动背景
“一双双、一对对”是主题活动《我的数学》中的一项内容。而这一知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模糊、很难理解的。为此我以“手套”为题,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通过“狗妈妈”与“狗宝宝”角色的设定,让幼儿在一种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中学习。通过“说、挑、戴、放、找”这一系列的环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突破,重点得以突出,真正使活动变得真实、自然、简单、有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来感知手套,分别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配对。
2.理解“一双”、“一对”的含义。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乐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布置好场景:手套(实物)若干挂于线上,纸卡手套若干,不开心的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题:(师、幼分别扮演狗妈妈与狗宝宝的角色)
师:冬天来了,天气冷了,我们的手也被风吹得好冷。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我们的小手不冷呢?
幼A:插在口袋里。
幼B:小手搓一搓。
幼C:做运动,小手就不冷了。
幼D:焐一个热水袋。
幼E:戴上手套。
师:那好,妈妈就用这个宝宝的意见。今天就带宝宝一起去超市买手套吧!
(评析:由于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因此小手变暖和的方法想出了很多种。谈话简洁,一下子就将幼儿的注意引导到课题中来。)
二、师、幼作律动,进入“手套超市”。
在儿歌(小狗小狗,“汪、汪”;跟着妈妈,“汪、汪”;看好马路,“汪、汪”;注意安全,“汪、汪”)声中,师幼一起做简单律动进入“手套超市”。
(评析:小班孩子好动,这一环节创设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念念儿歌,模仿小狗走路”的过程中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这使活动显得真实自然!)
师:哇,手套超市到了,你们看见了什么样的手套?
幼A:我看见了五指手套。
幼B:我看见了半指手套。
幼C:我看见了红手套、黄手套、蓝手套。
幼D:我看见了大手套,还有小手套。
师:妈妈最辛苦了,今天就让妈妈来挑手套,好不好?谁来告诉妈妈,妈妈该挑几只手套呢?
请一幼儿为妈妈挑选。
师:你挑了几只?为什么要挑2只?
(因为小手有两只,所以要挑2只手套。)
师:这个宝宝帮妈妈挑的.两只手套一样吗?
师:果然是一模一样的,就像双胞胎。两只一样的手套我们可以说成是“一双手套”。
(评析: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我有意地引导幼儿先帮妈妈挑手套,间接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同时,为使幼儿挑手套不至于出错,我有意请了能力强的孩子先作演示。在表述“为什么”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两只一模一样的手套可以说成是一双手套。这也为后面孩子自由挑选降低了难度。) 、
师:宝宝们,现在你们去为自己的小手挑一双手套。挑的时候要看清两只一样的才是一双手套!
幼儿自由交流:我挑的是一双红手套……
(评析:幼儿自由挑选时,基本都能理解一双的意思,没有一个孩子挑错。)
四、幼儿戴手套
师:这么漂亮的手套,我们把它戴在手上吧!
幼儿戴手套。说说手套戴在手上的感觉。(舒服、很温暖)
活动目标:
1、能用写生的形式描绘碗以及汤团的关系。
2、能够自由进行添画,使画面丰富。活动准备:橡皮泥制作的.汤圆、纸张、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通过猜谜,引出“汤圆”这一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这一碗彩色汤圆。
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汤圆?汤圆是什么形状的?
二、以情境故事引发幼儿作画兴趣,并引导幼儿观察。
1、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很喜欢吃汤圆,让我们为他们送去好看的汤圆照片吧。看谁能画的最漂亮。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看到的汤圆,激发送给小动物的热情。
三、幼儿绘画汤圆,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操作材料,进行启发式介绍。
2、幼儿自由创作,也可以相互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体欣赏作品。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2、请幼儿欣赏作品。
3、出示小动物感谢小朋友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 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 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摇一摇
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
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
(有声音所以有东西)
二、听一听猜一猜
1、老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2、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3、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
三、听一听玩一玩
四、延伸探究活动
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冬天的风,知道北风吹在身上很冷。
2、丰富词汇:寒冷
活动准备:
每人一根纸条。
注意幼儿保暖,穿好外套。
活动过程
1、幼儿到室外没有阳光,有点风的.地方感受冬天的风。
老师问:冬天的风吹在身上,吹在耳朵上,吹在脸上感到怎么样?(丰富词:寒冷)
2、每人一根纸条,将纸条举起让风吹,请小朋友看看风车怎样了?
3、小结:冬天到了,北风吹在身上很冷。小朋友要多锻炼,跑跑跳跳这样就会暖和起来。外出要穿外套,带好帽子,手套;屋子要关紧门窗,不让风钻进屋里,还可以开空调取暖。
4、户外玩纸条。
文档为doc格式